根据温病学,中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中焦不通多与燥热内结、湿热内阻有关,若燥热日久则易耗伤胃阴而致胃阴亏虚。主要以身热、小便不利、大便不畅等就医。
常用的药物包括:
1,寒下药:主要以大黄、芒确、番泻叶等泻火通便药为主要成分。用于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腹胀、腹痛或潮热、口满等。常用的中成药有九制大黄丸、清泻丸等。因此类药物性味寒凉,不宜久服。
2,润下药:以当归、肉苁蓉、何首乌、郁李仁、桃仁、杏仁、决明子等药为主要成分。用于肠燥津亏便秘以及年老便秘,症见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常用的中成药有麻仁胶囊、麻仁润肠丸等。
3,清湿热药:用于湿热内阻中焦所致的恶心呕吐、厌食、反酸、腹胀、肢体困重、大便不畅而恶臭、小便短赤等。常用的中成药有中满分消丸、藿香清胃颗粒等。使用时注意孕妇禁用或慎用。
4,养阴清热药:用于热盛伤津、胃阴亏虚所致的口干、口舌生疮、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小便不利等。常用的中成药有阴虚胃痛颗粒、养阴清胃颗粒等。其中,个别患者服用养阴清胃颗粒后,可出现胃中不适,恶心、腹胀等不良反应,故在使用之前应详细咨询医师。
中医认为,上、中、下三焦病证可互相传变,故常出现两焦病证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的情况。用药之前,应详细咨询医师,辩证分析,才能更好地改善病情。同时,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