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下称“4+7”试点)全国扩围日前产生拟中选结果。试点扩围中选价与扩围地区2018年同品种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4+7”试点扩围将给患者带来多大实惠?将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新华社记者对试点办负责人、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药品提质降价群众将获更多实惠由于带量采购、招采合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有利于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压缩流通环节的不合理费用,从而大幅降低药品价格。此次试点扩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团购”效应再次显现。以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为例,21片、14片、7片三个规格的拟中选产品,报价分别为1.19元/盒、0.84元/盒、0.49元/盒,单片价格降到只有几分钱。2018年,11个试点城市开展集中采购,25个中选药品中选价平均降幅52%。截至今年8月底,25个中选药品“4+7”城市采购量17亿片。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试点中期评估结果显示,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减轻,尤其是慢性病和重病患者获得感强烈。“‘4+7’试点工作的推进形成了相关药品在‘4+7’试点城市的价格‘洼地’,非试点地区群众盼望扩大试点范围、早日用上质优价廉相关药品的呼声日益高涨。”试点办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扩围坚持带量采购,将50%-70%的市场采购量给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中选药品。“‘4+7’试点扩围是国家层面药价管理形式和药品供应方式的一次系统性探索。”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傅鸿鹏表示,药价降低将令群众明显受益,同时,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都会得到提高。确保质量和供应患者年底前有望用上中选药品“确保中选药品进入医院并得到优先使用,这是试点扩围成败的关键。”试点办负责人表示,医疗保障部门将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健全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中选结果兑现保驾护航。为确保中选药品供应,本次试点扩围允许每个品种多家中标,扩大药品供应来源,对于中选企业不足3家的品种,适当降低约定采购量比例,减少供应风险。同时,要求生产企业按照采购协议足量供货,建立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产能报告制度,落实生产企业自主选定配送企业,通过协议规范配送行为,确保供应稳定。与此同时,试点办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选药品的质量,督促中选企业落实药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中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提高抽检频次,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