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据统计,2006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经超过癌症跃升到第一位。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人群,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程度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以及人们对疾病认识逐步加深,心脑血管用药的市场容量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全球心脑血管药物销售额在2008年将达到912亿美元,2010年可能升至1044亿美元。根据广州标点医药信息零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1~3季度,武汉、成都、南京三城市的心脑血管用药零售规模平稳增长,市场容量分别为7700万元、5600万元和3800万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武汉的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2.48%,南京为8.18%,成都增幅稍低,为6.65%。心脑血管用药是2007年药品调价的主要品类之一,且降价幅度大,品种多。受2007年药品调价政策的影响,三城市心脑血管用药零售规模增长速度较2006年同期均有所放缓,增长速度大约下降5个百分点,南京更是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中成药优势明显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用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表1可见,三城市零售排名在前5位的都是中成药,化学药难觅踪影。这主要与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而中成药相比化学药其毒副作用较小、能改善多种症状和适合长期用药等特点有关。三城市前5名品牌合计市场份额都在30%左右,其中,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及银杏叶片最为活跃,在各城市都有不错的表现。心脑血管类中成药销售的区域性明显。在武汉市场上,复方丹参片以10.60%的市场份额排在第1位,生产厂家有广州白云山制药、安徽华佗国药厂等23个,其中,广州白云山制药在众多生产厂家中脱颖而出,以高于复方丹参滴丸两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排在首位。作为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价格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复方丹参滴丸日均服用费用为3~5元,而复方丹参片日均服用费用仅为0.5~1元,故凭借价格优势在武汉夺得头筹。但复方丹参滴丸亦有自己的产品特点,如见效快、可舌下含服用于急性发作等,因此成为南京市场的佼佼者。而在成都市场,大众似乎更衷情于脑血栓片。抗心绞痛、冠心病用药占主导地位心脑血管用药主要分抗心绞痛、冠心病,脑血管、抗脑血栓(中风)和降血脂三大类。从近几年心脑血管用药零售市场发展趋势看,各类别份额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局面。抗心绞痛、冠心病用药在武汉、成都和南京三城市心脑血管药市场均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三城市都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武汉、成都、南京分别为58.24%、55.64%、57.31%。冠心病是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抗心绞痛、冠心病用药市场前景渐显广阔。脑血管、抗脑血栓用药市场集中度高脑血管、抗脑血栓(中风)用药在心脑血管用药中所占市场份额不到三分之一。在武汉、成都和南京三城市的脑血管、抗脑血栓(中风)用药市场上,前5名品牌所占市场份额都超过50%,市场集中度较高。三城市的前5名品牌中,除了强势品牌步长脑心通胶囊进入武汉市场的五强榜外,其他品种均未能入榜。步长脑心通胶囊在三城市所占市场份额均在10%左右,但其市场份额在成都和武汉市场都呈下滑态势。而脑血栓片则以40.81%的市场份额领跑成都市场,生产企业包括大连美罗大药厂、长春海外制药等;其中,大连美罗大药厂的脑血栓片表现突出,与通脉颗粒的市场份额拉开了26.5个百分点的距离。降血脂化学药表现突出在降血脂药中,化学药在三城市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中成药除武汉市场外,在其他两城市都是负增长。他汀类产品是降血脂类化学药的主要产品,其中全球畅销的立普妥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在三地都有不逊的表现,2007年1~3季度,立普妥片在三城市都有30%左右的增长,远远高于三城市降血脂药零售规模的增长率。国内的阿乐片(阿托伐他汀钙片)也不甘示弱,除在武汉的增长率是20%之外,在南京和成都两城市都是翻倍增长。在2007年的调价中,立普妥片和阿乐片都在降价范围之内。阿乐片降价幅度相对较大,相同规格的阿乐片比立普妥片便宜15元以上,在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南京和成都,阿乐片更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零售市场上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生产厂家不多,产品可替代性不高,因此,降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的需求量。目前,心脑血管品种较多,市场竞争白热化,生产成本与营销成本不断攀升,再加上心脑血管药降价,加速了产品的优胜劣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产品要立于不败之地,在国家政策和市场接受的许可范围内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药企加强对终端的维护也必不可少。单品分析速效救心丸该药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滴丸型中成药,也是国家秘密级中药保护品种,进入了医保目录和急救药品目录。该药在南京市场上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占有7%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武汉市场上则走势平稳。在成都市场上,上半年市场份额呈下滑趋势,但之后的后劲有所增强。步长脑心通胶囊该药是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首选药之一,用于中风所致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及胸痹所致胸闷、心悸、气短等。该药于1993年上市后,该药以“脑心同治的功效”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到2004年,年销售达到6.5亿元。从2007年1~3季度零售市场份额走势可见,该药在南京市场表现不错,4月份后市场份额逐渐上升;在武汉市场上则后劲不足,4月份开始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到9月份才有所反弹;而在成都市场上,其市场份额不断下滑。